2025-01-23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中证网讯(记者 杨梓岩)9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发布了《全国公众科技创新认知度调查报告》,通过对3114名18-60岁居民的问卷调查,揭示了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态度。该报告在“洞察科技脉动,构筑创新桥梁”主题下的发布暨专家研讨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据报告显示,在科技成就方面,公众对5G通信、消费互联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四大领域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其总评分均超过4.5分。这表明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已经深刻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相比之下,对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小生物医药等领域,其总评分低于4分,并且随着受访者的学历提高,这些评分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周城雄研究员指出,对于高学历群体来说,他们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尚未产生足够强烈的情感响应,这提示相关技术需要进一步推向社会,让更多人能感受到其直接利益。
对于不同机构在科研创新中的贡献,公众普遍认为科研院所、民营企业、高教机构及政府各司其职。在这项评价中,科研院所(平均4.43分)、民营企业(平均4.29分)排名前两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徐翔教授分析称,由于处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大型民营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内生创新动力。他提醒要更好地肯定这些创新的领导者,并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新动能。
此外,无论是第一梯队如华为、大疆、比亚迪还是第二梯队如腾讯、科大讯飞、小米,都被观众高度评价。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上市公司在国内投资研发占比更高,如华为和腾讯等公司已列入全球前20名最大的研发投入企业之一。
针对此次调研结果,为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出五项建议:首先,要优化科技环境与生态系统,加强教育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协同效应;其次,要完善政策框架,以平衡安全与发展需求;第三,要加强企业主导作用,更好地激励和支持那些致力于创新的领军人物;第四要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升自我独立实力;最后,要培养尊重知识传播文化,同时鼓励失败勇气,为全面提升整个社会层面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