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新品 0
当前,中国的物流业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伴随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提升。在过去五年乃至十年中,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迅猛,主要原因包括人口红利消失以及高质量、高附加值需求的增长。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物流业务量增加,以及土地和人力成本上涨的问题,智能化装备在节省空间、提高效率等方面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因此企业越来越青睐。
实际上,应用于物流中的机器人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以传送带机械为主,是自动化原型;第二代以自动导引车(AGV)为代表,如亚马逊Kiva机器人,它们虽然实现了搬运功能,但仍需人类完成拣选操作;第三代则是结合了机械手、视觉系统、智能系统,并且与现有管理系统完美对接,具有更高效率和准确性,如FetchFreight等产品。
随着物流智能化趋势的发展,大型电商巨头也紧跟潮流。近期,一款名为小G的小型末端配送机器人由阿里巴巴菜鸟ET实验室研发,它能够自主规划包裹派送顺序并避障,将包裹送达收件人手中。此外,还有一款“曹操”机器人可承重50公斤,以最优路径拣货并自动将货物送到打包台。
京东集团也宣布开发了中国首辆无人快递配送车,该车预计今年10月开始试运行,并计划明年进行大规模商用。这款无人车采用纯电驱动或太阳能技术,可自主导航、避障,并通过APP或短信通知用户取货。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将会引发仓储物流乃至整个行业生产生活领域的一场智能化革命。但目前国内企业应避免低端竞争,而应该在研发高端智能产品方面投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