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新品 0
在OLED电视市场的辉煌中,创维决定进一步扩大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然而,这一宏伟目标却受到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面板供应问题,这个难题似乎不仅仅是创维可以控制的问题。
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主要由LG Display生产,该公司占据了全球这个领域超过90%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全球的大尺寸OLED面板供需紧张问题,其解决关键在于LG Display能否迅速提升产能。
幸运的是,LG Display正计划在广州建设新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并且正在韩国的E3、E4工厂加紧建设。预计明年这些新设施将投入使用,从而能够快速提升每年的55英寸OLED面板产量到1000万片。这看起来像是OLED面板供应问题即将得到缓解。
不过,为了促进更快地普及OLED电视技术,LG Display正鼓励更多电视制造商加入这一阵营。目前已经有包括索尼、飞利浦、创维和海信等十几家品牌加入了这场竞争。而为了巩固自己在电视市场的地位,LG自然会优先为自己的业务提供这些高端技术产品。
根据IH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世界共有150多万台OLED电视被销售,其中几乎九成是由LG提供的剩下的部分则分配给其他品牌,如索尼和创维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电视企业之一,LG一直试图通过提高自身出货量来超越三星。虽然去年三星下滑1%,但业界预测今年三星仍然会保持稳定的出货量,而LG则可能再次增长至2850万台以上。此外,为确保稳步增长,LG自然需要优先向自己的业务提供这些稀缺资源。
剩余的大尺寸OLED面板将被分配给如索尼和海信等其他十多家品牌,这导致了对这些可用资源需求激增,对于想要达到百万级别产能目标的创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性的消息。
截至目前,被认为是全球前五大电视企业的是三星、Lg、TCL、海信和索尼。在此之上,只有除了Lg以外另一个重要参与者——索尼主打高端市场,它似乎拥有与Lg类似的规模优势,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它也应该获得较高优先权;而新进入该行业的海信等同样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能够吸取一些这种高科技设备所需的大尺寸 OLED 面版数量。
从历史上看,就像当年的TCL一样,当初它首先进入液晶模组行业,然后又投资成立华星光电开始生产液晶屏幕,如今华星光电已成为国内第二大液晶屏幕制造商。但对于创维,要想实现2020年的百万级别产能目标,即使他们现在开始生产自己的 OLED 模组(2017 年约为 3 万套),甚至未来不排除直接涉足 OLED 面版制作,也需要时间,而且对于它们2020年的目标帮助有限。
中国国内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因为尽管2017年平均利润率低至1.2%(即便如此微小的小利润),但由于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他们不得不采取价格战以保护自身利润空间。而随着小米逐渐崭露头角,以及华为手机渗透到了电子产品领域,将进一步加剧竞争。这对排名并不靠前的创维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依靠现有的收入来支持其发展中的 OLED 视频业务显得十分艰难。
当然,对于这样的选择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决策,以此来提升市场份额,是必要的一步,但要实现这一点,它必须全力以赴抓住这个机会。在这么多不利因素下,它是否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