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企业动态 0
今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增长目标既符合实际,也有一定压力。我们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但需要努力,可能还要“蹦起来”,才能摘到树上的桃子。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有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优势,以及人力资本和人才队伍的优势。此外,我们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超前发展。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并已取得结构性突破。
去年,经过修复反弹,全年实现了GDP增长5.2%的目标。虽然2022年的增速相对较低,但经历疫情多点暴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政府出台8个方面的强刺激政策,也逐渐发挥作用。
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但2024年实现5%左右增长仍需努力,因为国际环境高度不确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预期减弱、需求减弱也是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解决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的问题。
消费依然是拉动GDP增长的第一驾马车,但线下消费受抑制的地方还有待提升。而投资特别是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不足,加上外部金融环境不确定性和全球通胀水平影响,还需观察美联储利率政策调整对我国金融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影响。
《全球财经连线》提问:很多人期待今年能有一些更宽松的政策。你认为今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发力帮助实现5%的目标?
陈文玲回答:今年财政赤字率与去年持平,是低于去年的实际赤字率水平。这并不意味着支持力的减弱,而是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支持力度。我国会持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2035年的现代化建设和2050年的现代化强国构建。
货币政策方面,要建立内在资本市场稳定性,上述为国家服务,为居民创造稳定的收益,使资本市场成为抵御国际风险防火墙。此举将促进居民增加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投资,为开源提供重要途径,同时节流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