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资讯 0
青春饭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只是行业的“助手”,不是主角!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综述。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主要工业国家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战略规划,如德国的“工业 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这些策略助推制造业从数字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在具体转型升级方式上,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装备,以数据和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制造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与智能技术、工艺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合,实现了面向不同作业场景、作业任务和作业工艺的智能化应用,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因此,从单台柔性工作站到大型柔性流水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已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和主体装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在传统简易作业如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组装及机械式重复作业领域,对于现有的人工结合专用设备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在汽车零部件、三C电子陶瓷卫浴及五金压铸等行业,还存在大量非结构化目标环境中的作业场景,如喷涂抛磨装配等自动化程度低且环境恶劣的情况仍然以人工结合专用设备进行,其生产效率提升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与生产效率矛盾以及身体健康问题,将基于现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第2代(Robotics 2.0)、第3代(Robotics 3.0)特性。这将促进机器人的从第1代快速发展至第3代,即具备知识推理属性的小智慧机器人。基于这项科技,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印象中的单一功能,而是能够适应多样产品定制需求,为更多新兴产业提供支持。
图1展示了如何通过"云-边-端"系统协同实现真实现场与数字世界融合,这正是硬件与软件相互融合所致。此外,由于定制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导致批量较小,因此需要更灵活换产能力而无法满足传统标准化、大批量模式所需。
图2则展示了如何利用基于硬件感知加强软硬件相结合并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其功能,让每个部分都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整体性能,并确保操作安全。此外,还要考虑到成本因素,因为成本会影响整个项目是否可行,以及它对最终消费者的影响。如果成本过高,那么项目可能会被放弃或至少延后执行时间。
总结来说,对于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人来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正在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灵活、高效且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类辅助工具,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专业领域。而这个过程,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