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资讯 0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近日宣布,其承担的“机场安检智能识别系统”项目已全面启动,实现了从机场安检到登机全过程的人脸识别技术。据了解,该系统通过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还实现了旅客信息和身份的无缝对接。
该技术创新点在于其双门闸机设计,首道门进行登机信息查验,第二道门则是身份比对。旅客只需一次性出示证件即可完成核验,无需再次提供二维码或打印的登机牌。此外,该系统还能实时处理小孩独自过闸的情况,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此前,该技术已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成功应用,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数据显示,在试运行期间,每位旅客可以在6秒内完成通关,而复核工作也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这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还将为白塔机场每年带来约500万至600万元的成本节约。
除了核心功能之外,该系统还集成了多种子系统,如动态布控、人包对应等,以确保整个流程的连续性和高效率。在未来,这一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将被推广至全国各大 airports,并计划先行安装于太原、广州白云以及张家口等几个关键机场,以进一步提升航空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中科院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强联合实验室建设,将有更多专业团队投入到这一领域,为全球航空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上一篇:天津智网启航共筑交通新篇章
下一篇:京沪深探索人工智能增强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