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资讯 0
我国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快速发展,确实让我们措手不及。过去的20年里,我国在汽车工业和筑路工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交通管理科技方面的一些不足。在教育和培养基础交通管理科技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这导致我们在面对交通问题时遇到困难。
这种差距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我国现代化建设始于80年代,大规模建造道路和汽车普及起步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今天主导解决问题的人群大多没有亲身经历全面接触汽车运送,对于机械化运送规律和需求更多依赖书本知识。
为了追赶世界,我国派遣大量研究人员出国学习,他们探索的是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基础交通管理技术理论体系。而这些资料大多以缩微胶片或复印件形式沉睡图书馆与科研机构中,而不是电子文档,因此这些涉及道路安全运行、驾驶干预、通行效率评估等技术课题被忽视,让位于筑路筑桥技术等。
从一开始,被评价为“附属技术”,未能吸引足够注意力,也未能获得充分资金支持。这种认识上的缺失,对手段细节理解上的不足,是造成目前拥堵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将拥堵归结于机动车增速过快、数量过大、人口素质低以及道路资源不足,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城市居民密度大才是“拥堵不治”的元凶吗?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纽约市曼哈顿岛的情况:23平方公里面积内,有160万居民,每天要进入曼哈顿工作的人数同样达到160万!它独自承担如此巨大的日常运输量,为此维持日常运转所需投入之巨无穷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