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天津智能行进解禁手机背后的安全边界在哪里

天津智能行进解禁手机背后的安全边界在哪里

2025-01-08 资讯 0

在天津市智能交通的推动下,"解禁手机"这一历史性事件激发了人们对于安全保障的关切。1月18日,一架海南航空的飞机在中国民航首次允许乘客使用手机期间安全降落,这标志着传统限制即将被打破。然而,在三万英尺高空使用手机是否真正安全仍旧是一个问题。

早在1991年,无线电监管机构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对地面网络造成干扰,因此禁止了其使用。但是,这一规定与飞行安全无关。后来,一个专门研究个人电子产品在民航中的政策委员会得出结论,大多数商业航班可以承受来自便携式设备的电波干扰。

2017年10月,交通运输部修订了《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放宽了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此举引发两种声音:支持者认为此举方便旅途,而反对者则担心可能触碰到安全底线。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牛凯表示,从技术原理看,手机不会影响飞机与地面通信,但可能会影响测距导航设备。他强调,只要测试和制定相应标准,就能避免干扰。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实验室谢晋东博士则指出,“相对电子设备来讲,手机对飞行安全产生隐患的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如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放宽限制,并允许旅客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用“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即使“解禁”,也不能完全为所欲为,还需要适当而谨慎。在天津市智能交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期待这些新措施能够提高我们的出行体验,同时确保每一次旅行都是既舒适又安宁的。

标签: 智能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