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资讯 0
小米在社会中悄然崛起:互联网还是智能硬件公司?新技术如何影响果树栽培?
2010年4月6日,在北京的中关村银谷大厦,一间小办公室里,小米这家初创企业静悄悄地诞生了,员工仅有13人。两年后,小米的年收入突破10亿美元;四年后,它成为了中国内地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
八年后,小米集团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估值高达543亿美元,是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的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规模科技互联网IPO,只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如果将市场比喻为娱乐圈,那么小米就像是流量明星,不仅“爆红”的速度快,而且创立以来话题就一直不断,从最初被称为“屌丝机”,到今日上市首日遭遇破发,小米似乎总是自带“招黑”体质。但无论消费者或业内人士如何看待小米,不可否认的是,从手机业务起家到成为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小米能够迅速增长,其实力离不开自身技术进步,而技术需要用慢慢堆砌。
说起小米,大家首先会想起它的手机,但现在这个标签需要被撕掉了。在世界上同时拥有手机和芯片研发能力的企业只有三家:苹果、三星和华为。而2017年,小米成为了第四家。2017年2月,小米发布旗下子公司松果自主研发芯片澎湃S1,并推出了搭载澎湃S1芯片的小米5C。2018年4月,小 米与台积电达成了协议,将生产澎湃S2处理器,这也是去年的动作之一,以显示尽管目前澎湃S2将在哪款手机上首发尚未知,但至少可以看出,对待技术态度认真,对未来布局有远见。
芯片是智能手机中的“皇冠上的明珠”,没有自主芯片的厂商只能受限于上游,上游给什么,就只能用什么,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中兴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同时,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惨烈的淘汰阶段,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小企才有存活可能,而芯片就是这样关键意义的一项核心技术。
但自主研发芯片难度不言而喻,即使像华为这样的巨头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挫折。在做芯片时,还面临着决策困难以及流程决定要投入资金时的心理忐忑。但雷军表示,他们团队检查过很多次,最终拍板定下来。他还透露,每一颗每一代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比如第一代10亿元人民币,现在要提高到每年的20亿元左右才够打平成本。“卖100万件,每一颗chip成本要1000元。”
此外,如果提及“小爱同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小爱音箱产品。但实际上,在人工智能布局方面的小微成绩不仅如此。
早期将简单AI运用在内容分发、广告、金融等领域,加强AI作为战略,并希望围绕核心业务打造强大的AI技术落地智能产品。
其优势包括硬件产品优势——由于设备数量庞大提供天然环境;数据优势——MIUI全球联网激活用户数超过3亿;生态链广深布局——云平台通过物联网能打造无限生态。
今年6月宣布开源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ACE,是继推出的Linden(分布式实时搜索系统)、Open-Falcon(监控系统)、Pegasus(KV存储系统)之后,又一次推出的AI开源项目。这体现拥抱开源工程文化重要性,以及对开发者的欢迎。
参与多个国际重大的开源项目,如Hadoop,HBase,Spark,TensorFlow等作出了贡献并培养社区成员,为IoT与智能家居板块占据营收20%并成为增长最快利润率最高板块。
IoT平台改变传统设备,将Wi-Fi模组价格降低,让传统设备变成智能设备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有标准协议,使生态变得开放化。此外,可以通过APP控制所有品牌设备,并且支持其他接入控制。此未来还能实现自动化控制,不仅让用户自己调节,还根据环境调整。截至18岁3月31日已连接1亿台消费级IoT平台设备。在IoT时代下,这些硬件既是媒介出口又是数据抓手,为品牌建立与用户真实连接,为广告主带来更高效服务,也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