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智能仪表资讯 0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报告既肯定了去年的成绩,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强调要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
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既不能过高导致难以完成,也不能过低失去激励效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0%左右。这一预期考虑到了去年较高基数、外部环境复杂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同时也兼顾了长期发展目标,既有助于提振信心又不失审慎,有着较高含金量。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加上疫情影响,我国出口可能仍然会面临下行压力。作为疫情之后第二年的恢复年份,2024年的增长将逐步加快,但实现快速增长仍需一定时日。因此,5.0%左右的增长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相适应,并且资源条件支持。
此外,还基于2035年“双番”远景目标设定这一增长率。在计算2035年的GDP平均增速需要达到4.8%以上才能实现远景目标的情况下,“十四五”期间(即远景计划中的前五年)的GDP平均增速至少需要达到5%,这要求疫后几年的经济增速尽可能地提高,以弥补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持一定增速不仅是为了就业稳定,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增速较快时风险管控较好;而当增速减慢,则风险暴露压力更大。此刻,我们正处于走向常态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关键一年,而完成这一成长靶标并不容易,将离不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偏松以及扩内需和稳外贸等方面共同努力。
关于财政政策,在过去两三年里,一直维持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的操作。此次调整赤字率拟按3%安排,为保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增加1000亿元至3.9万亿元,并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需求,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达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远景目标,从现在到203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安全态势极其关键时期,因此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其意义十分深远。
尽管名义赤字率设定为3%,但由于状况良好,可以从中央预算调节基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途径调入资金,使实际赤字率很可能超过或接近3.8%.
货币政策方面则被要求灵活适度且精准有效,比起往昔,更注重通过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来进一步强化宏观逆周期调节能力,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以及避免资金空转与套利问题,不断提高货币传导效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恢复与持续健康发展。
从内部环境看,要满足市场方方面面的需求,如政府发债融资支持、实体融资成本降低、新兴产业培育、高技术制造业推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而从国际角度考虑,如果美联储降息,我国产内流动性将受到影响,但同时也提供了释放更多流动性的机会,为我们构建更加平衡型货币政策提供了新的空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