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智能仪表资讯 0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报告既肯定了去年的成绩,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强调要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
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既不能过高导致难以完成,也不能过低失去激励效果。因此,报告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0%左右。这一预期考虑到了去年较高基数、外部环境复杂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同时也兼顾了长期发展目标,既有助于提振信心又不失审慎,有着较高含金量。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上疫情影响,我国出口可能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作为疫情之后第二年的恢复,我们需要时日才能回到疫前水平,而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并不容易。因此,在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时,还需考虑与潜在增长水平相匹配,以保证资源投入可持续性。
此外,5.0%左右的增长率也是基于2035年远景规划中的“双番”远景目标而设定的。在2035年的GDP平均增速需要达到4.8%以上才能实现这一远景,因此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疫后的几年的经济增速,以弥补三年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保持一定增速不仅是为了稳就业,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增速快时风险控制更好,当增慢则暴露出的风险更大。2024将成为走向常态并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一年,其经济增长设置在5.0%左右,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得到的结果,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并不简单,不离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偏松、扩内需和稳外贸等宏观因素共同努力。
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且提升其效能,比如赤字率拟安排3%,赤字规模增加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1.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增加1000亿元。此外,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一万亿元作为首批发行规模,这些措施都旨在支持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安全态势,为达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货币政策方面,将保持灵活适度并精准有效,其中包括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以及通过各种工具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进行综合运用,用好支农支小再、大众创业创新动能再次释放新动力,再贴现、抵押补充(PSL)及普惠小微企业支持工具,以及延续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此外还将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并均衡投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同时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恢复与发展。
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将重点围绕巩固新兴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药物研发、高技术制造业布局未来产业,如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新的路径,并通过投资保障初创企业获得长期稳定投资优化产业基金功能解决创新问题,为培养新兴产业提供重大支持。而布局未来的行业则涉及到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大健康医疗器械以及其他数字化转型相关领域,这些都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