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智能仪表资讯 0
社会上扫地机器人的火爆程度令人瞩目,但其市场营销的痛点仍旧存在。据统计,201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规模约为50亿元,到2017年增长至75亿元,再到2018年达到120亿元,显示出其增长的迅猛性。然而,这一行业虽然蓬勃发展,但产品端仍然存在局限性。
目前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本体、充电电池、充电座、集尘盒、遥控器和电机。尽管技术层面上,人机交互、导航及路径规划等物联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从消费者反馈来看,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比如,一些产品在清洁效果方面表现不佳。这可能是由于价格战导致低端产品主导了市场,从而造成了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整个行业在设计上还存在短板,如死角问题和路径规划随机式清扫导致部分区域清扫不干净或者进入卫生间厨房等地方难以处理。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与标准以及清洁要求会越来越高。而从趋势来看,有两个方向可能会被开发:
首先,是技术升级趋势明显。在当前市场主流产品普遍能完成自动识别清扫区域、高效分区清扫,并且包括智能规划导航(激光导航、视觉导航)、语音播报功能以及物联网能力等是重要方向。
其次,是细分市场迎来新的机会,从扫地、二合一甚至洗地机向更深度的高清洁难题解放消费者的双手进化。例如iRobot推出的“双效组合胶刷”基于污垢探测技术,可以针对复杂家居环境不断调整行为模式,并针对特别脏的地方自动进行反复清扫。
此外,还有厂商正在研发洗地机器人,以彻底解放消费者的双手,如ILIFE智意推出了首款智能洗地机器人W400新品,该款产品主打“智能洗地”,采用的是净水箱和污水箱分离设计,具备洗刮四步高清洗模式,可以深度清理多种污渍。
总之,从这个角度看,原本纯粹的扫地机将逐步进化到水洗+吸水的技术模式,而这种变化对于市场也将产生影响。不过,由于第一梯队科沃斯和Irobot、小米等厂商遭遇挑战,一方面来自小米等厂商的性价比冲击,小米在低价区间布局;另一方面是主打洗的地厂商冲击,使得这一领域竞争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