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智能输送方案 0
沪上智能制造的新篇章:晨兴希姆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线,轻松替换传统流水线
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的一座厂房里,机械与人类并肩作战——三代共六套机器人线静静地排列在墙边,而右侧的大部分区域依旧是“工人排排站”的传统生产模式。近期,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每套外售价为50万元,可以一次性取代32个工位。这些曾经竞争对手——国内十大手机通讯制造商中多数已采购,截至上月底,交付量与订单量合计已超过50套。预计今年内,全厂实施“机器换人”,有望实现沪上的首个“无人化工厂”。
晨讯科技集团总裁王祖同,他年过七旬,却仍然是一个对电子装备充满热情的人。他向记者透露:“劳动密集型的‘万人工厂’和‘十万人工厂’越来越难以维持薄利甚至零利润转型为智能制造的‘无人工厂’是中国制造业必将走向。”
在晨兴希姆通通讯主板检测线上,一系列移动终端模块,如摄像、耳麦、蓝牙、WiFi和GPS等,都需要接受一系列测试。在这里,一群工作人员沿着15条检测线一字排开,用定位钳和电工镊重复进行相同的手术般精细操作。而旁边的机器人的自动执行16种测试,每一步都如同公筷夹菜一样准确无误。
20年从业经验丰富的手机分厂厂长姚文辉,对此流程了若指掌,他告诉记者:“开发出来的是按需开发得到了极致提升,这些机器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天出片几千枚,只需留下半个人维护即可。”本月,将推出第4代通信主板自动检测系统,其售价控制在1.25倍收回成本。此前一年以来,珠三角几大制造商纷纷订购了这款产品,最大的单笔订购量达到了10套,并正在洽谈更大的100套规模订单。
据悉,“晨讯智造”事业部日前并购了一家重庆专注于喷涂技术的小企业,此举让该平台集成了8家相关设备公司,使得手机通讯全过程实现了“全程化”。计划中,二楼车间将完全由无人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完成;而一楼贴片车间,即生产总线控制系统正逐步升级,其中每条生产线均加装多道视觉监控系统以及18台小型导引车辆负责料件运输……至少60%岗位将被永久替换。
随着这一波次高效率、高质量、高安全性的智能化改造,在未来的不远距离里,这座曾经繁忙的大厦将成为一个新的象征——沪上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类参与”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