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智能输送方案 0
到2020年,预计将有多达1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这一壮举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可以理解的是,建立一个能够解决经典“电车问题”的决策系统相对紧迫。在这个问题中,一個人(或电脑,視情況而定)決定是否要牺牲几个人的生命來換取一個人的生命。
令人鼓舞的是,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為此奠定基礎。
麻省理工學院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分析了“道德機器”的線上測試結果,任務要求受訪者在虛構的駕駛場景做出道德選擇。來自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萬受訪者最終解決了9個可怕的難題,其中包括殺害行人或橫穿馬路者、年輕人或老年人以及女性或男性。
一些調查結果並不令人驚訝。總體而言,參與調查的人表示,他們希望挽救更多的生命,人類優於動物,小孩優於成年人。
一些汽車製造商和政府機關一直提倡自動駕駛汽車將比普通司機更加安全,但實驗中“性能”卻與這個安全承諾正好相悖:人民選擇讓自動駕駛汽車撞向路障,用乘客犧牲拯救路人。
但並非所有趨勢都跨越了地理、種族和社會經濟界限。
來自欠發達國家的人,更是那些GDP較低的小國居民,不太可能像那些擁有強大公民團體的大型工業化國家那樣對待橫穿馬路者。
同時,上述亞洲和中東地區居民,比如中國、日本和沙特阿拉伯等國,更傾向於拯救長者的行人,而北美洲和歐洲則更傾向於拯救富裕之士。研究人員將其歸因於集體主義心態。
當然,這項研究並不是福音真理,因為道德機器測試是一種自我選擇,其問題以二元式、人的方式提出,每個結果都會導致某些生物死亡。其意義旨在促進討論。
研究人員之一林表示:“這些測試去掉了混亂變量,把重點集中在我們感興趣的特定變量上。这從根本上說是一個道德問題。”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副教授Iyad Rahwan對此表示:“如果我們不能理解這些心理障礙,並通過法規及公共宣傳將之解決,我們就有可能葬送整個業界。”
即使是最複雜的人工智能系統也遠無法像人类那样進行推理,但有些人才正為此不斷努力。
去年4月,由英特爾收購以色列特拉維夫公司Mobileye,以153億美元高價收購該公司。此前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世界知識論壇(World Knowledge Forum)時,该公司就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責任敏感安全(RSS)。隨後英特尔描述它作了一种“常识”的道路決策方法,用于在道路上进行决策,并编写良好的习惯,如保持安全距离并为其他车辆提供优先通行权。
"分配故障能力是关键。不過,就像世界上的最佳人类驾驶员一样,无论如何自动驾驶汽车也无法避免由无法控制行为导致的事故,”Mobileye首席执行官兼英特尔高级副总裁Amnon Shashua去年发表声明时说。“但最负责任、最警觉、最谨慎的驾驶员不会发生事故,即便他们拥有360度视野与快速反应时间。你可以将其看作是自动驾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