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智能输送方案 0
到2020年,预计将有多达1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这一壮举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可以理解的是,建立一个能够解决经典“电车问题”的决策系统相对紧迫。在这个问题中,一個人(或电脑,視情況而定)決定是否要牺牲几个人的生命來換取一個人的生命。
令人鼓舞的是,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為此奠定基礎。
麻省理工學院近日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分析了“道德機器”的線上測試結果,任務要求受訪者在虛構的駕駛場景做出道德選擇。來自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萬受訪者最终解決了9個可怕的難題,其中包括殺害行人或横穿馬路者、年輕人或老年人以及女性或男性。
一些調查結果並不令人驚訝。總體而言,參與調查的人表示,他們希望挽救更多的生命,人類優於動物,小孩優於成年人。
一些汽車製造商和政府機關一直提倡自動驅動汽車將比有人工驅動更加安全,但實驗中“的表現”卻與這個安全承諾正好相悖:人民選擇讓自動驅動汽車撞向路障,以犧牲乘客拯救路人。
但並非所有趨勢都跨越了地理、種族和社會經濟界限。
來自欠發達國家的人,更可能像那些有強大的公民團體支持的地方化國家的人那樣作出選擇撞向横穿马路者。
同時,加拿大和歐洲居民較傾向拯救富裕之士,而亞洲及中東居民則更傾向拯救長者的行走者。此研究將其歸因於集體主義心態。
當然,這項研究並不是福音真理,因為道德機器測驗是自我選擇進行,每個結果都會導致某些人的死亡或喪生。而它們旨在促進對話討論。
研究人員之一林表示:“這些測試去除混亂變數,用我們感興趣特定變量集中。我們從根本上說是在探討一個道德問題。”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副教授Iyad Rahwan對此表示:“如果我們無法理解這些心理障礙,並通過法律規範和公共宣傳去解決,我們就很可能毀滅整個行業。”
即使是最複雜的人工智能系統也遠遠不能像人类那样進行推理,但有些人正努力創建能夠如同人間般推理的人工智慧系統。
去年4月英特爾以153億美元價格收購了以色列特拉維夫Mobileye公司。該公司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世界知識論壇(World Knowledge Forum)時,就提出了一種名為責任敏感安全(RSS)的解決方案。在隨附文件中,它被描述為一種常識道路決策方法,用於在道路上進行決策,以及編寫良好的習慣,如保持安全跟車距離並給予其他車輛優先通行權。
分配故障能力是關鍵點。不像世界上的最佳司機,即使是最負責任、最警覺、最謹慎的司機也有可能發生事故——尤其是在他們沒有360度視野且快捷反應時間的情況下。你可以將其看作自動駕駛汽車的一部分。”
谷歌也進行過相關實驗。在2014年的某次聲明中,无畏无惧于发生车祸时,由于自动驾驶汽车选择与两个较小物体碰撞来保护两个骑着摩托车的小女孩。这两年的后续声明里,由前谷歌无需车项目负责人Chris Urmson所领导的一个团队,他们将会尽最大努力避免撞到没有护甲使用公路用户:骑自行车的人和步行者。”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研发模拟认知核心领域计算模型:物体直觉物理学空间导航代理演员作为机器常识项目的一部分。
立法可能会迫使这些系统快速发展。德国成为第一个为自动驾驶汽车决策提出指导方针国家,并建议对所有人类生命视若平等。而欧洲正在制定自己的政策,它们可能通过认证计划或者立法来执行。在美国国会已经为潜在监管制定公共原则。
不论如何,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他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完成。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事故降低了人们对该技术信心;今年夏天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智库HNTB以及公路与汽车安全倡议组织(AHAS)进行三项独立调查发现,大多数参与调查人员并不相信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超过60%表示他们“不愿意”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而接近70%表示“担忧”与自己分享同一条道路上的行为。这意味着对于未来发展中的智能交通系统来说,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充满了创新和改善社会效率的大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克服这一系列挑战,那么这项技术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交通事故,从而保护更多宝贵生命。此外,这也是我们必须继续前进并探索未来的重要一步,因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