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输送方案 - 全球2纳米芯片竞赛英特尔工艺遇挫 三星撬不动客户中国半导体最新消息抢占市场先机

全球2纳米芯片竞赛英特尔工艺遇挫 三星撬不动客户中国半导体最新消息抢占市场先机

2025-02-05 智能输送方案 0

财联社9月5日讯,芯片代工领域自年初以来一直被称为“三强林立”,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都对2纳米芯片制程工艺充满信心。然而,到了2024年的第三季度,英特尔可能就要成为首个退出这场竞赛的公司。该公司即将召开董事会会议,并传闻可能出售其芯片代工业务,这让英特尔的未来更加不确定。

更糟糕的是,作为英特尔梦想中最重要部分的18A制程似乎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可能是英特尔芯片代工部门最新的问题,也加剧了市场对该部门未来的怀疑。三国争霸故事是否就此结束?

回顾起2021年,当时格尔辛格宣布启动英特尔的芯片代工业务,并称之为复兴战略的一部分。他计划在四年内推出五个不同尺寸的制程节点,而18A,即生产1.8纳米芯片,是最后一个节点。当时,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三星,都预计他们需要等到2025年才能量产2纳米技术。

然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博通已经进行了18A试产并回收测试硅片,但工程师和高管认为英国还不足以用于大规模生产。对于这一点,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博通担忧的是每块晶圆上的废品数量超过预期。

理论上讲,如果完美制造出的英特尔1.8纳米芯片能够实现性能提升、降低电压,那它将比台积电和三星的2纳米技术更有优势。但现实往往与理论不同。如果这一点成真,那么它也意味着其他两家公司可能会领先于这场竞赛。而且,对于曾经试图弯道超车但遭遇挫折的三星来说,这一情况尤其棘手,因为它很难从台积电那里撬动大客户。

目前已投入使用最先进技术3纳米芯片市场上,台积电子几乎做到了赢家通吃。而形成差距原因之一是良率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确保稳定的产量,每个硅子可用的晶体管越多,就意味着成本效益越好。

尽管如此,比起仍在努力提高良率并保持FinFET技术应用于3纳米制程中的台积电子,其同行们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由于良率直线下降,该高端技术使得GAA(Gate-All-Around)变得不那么吸引人,而且由于太过昂贵,它在商业化方面也存在许多挑战。

而对于那些试图通过采用GAA来取胜如同二元化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自己处境艰难的情况,如今看来似乎并不符合既定计划。不过,有迹象表明至少有一家韩媒在2月爆料称新版3纳米工艺存在重大问题,这直接导致谷歌重新交给了台积电子订单,而不是选择由三星提供支持处理器之前所有处理器订单。此外,一位著名分析师还警告称Exynos 2500处理器3奈米设计良品率低于预期,因而无法发货。这进一步凸显了所谓“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局面,即常年霸占老大的地位的台積電,在尖端突破上几乎没有给予竞争对手任何空间。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条希望之光指向这些刚刚开始尝试弯道超车的小伙伴们:7月9日,一则公告显示 三星電子與人工智能初创 Preferred Networks合作,将基于2納米製程技術及 2.5D 封裝技術 I-Cube S 為後者製造的人工智能晶體管。而這次合作被視為一個里程碑式突破:他們終於獲得了一個正經的大客戶!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可以看到,“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这一说法是否真的能持续下去?无论如何,看似简单的事实——虽然这是行业内部长久以来探讨的话题——似乎正在揭示出一种新的秩序,以及哪些企业将继续主导这个快速变化的心脏产业:半导体制造业。

标签: 智能输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