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智能输送方案 0
我站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前沿,目睹着三强林立的辉煌与英特尔可能面临的挫折。2024年的第三季度即将结束,英特尔即将召开董事会会议,而市场上正传言其可能出售芯片代工业务,这让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18A制程似乎遇到了问题,这或许是英特尔芯片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现在却成为了新的挑战。这一挫折加剧了对该部门未来怀疑。而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在2纳米工艺方面依然信心满满,他们认为量产时间可以推迟到2025年。
博通已经进行了18A试产,并回收测试硅片,但工程师和高管研究后认为,英特尔的18A尚不足以用于大批量生产。对于这一测试,英特尔发言人回应称,18A已经投入使用,运行良好,有望明年进入量产阶段。
然而,对于这次测试结果,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其担忧的是每片晶圆上的废品数量超过预期,这意味着良率存在问题。理论上讲,如果完美制作1.8纳米芯片,它将比台积电和三星的2纳米芯片更有竞争力。但现实总是超乎预料。
而就在此时,此刻,看似弯道超车的三星也面临困境。在2024年第二季度,其代工业务市场份额仅占13%,远远落后于台积电62%。如果这一差距保持不变,那么三星今年将亏损超过1万亿韩元。
目前已投产技术中最先进的是3纳米芯片市场,其中台积电几乎做到了赢家通吃。这归功于它获得的大笔订单,如来自苹果、高通、联发科等公司。此外,其3纳米制程产能已经被预定到2026年,一些厂商正在争取这些能力,以更新他们产品。
形成对比的是,由于无法获取足够资源,大部分厂商只能接受更高价格,即20000美元以上。而三星则仍在低价促销其3纳米工艺。不过,该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良率,它决定了成本效益和稳定的产量。
尽管如此,与台积电相比、三星在GAA技术方面冒险尝试新技术,但这种高端技术导致良率直线下降。据说其3纳米工艺良率仅50%左右,而且有一家韩媒爆料称存在重大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谷歌重新交由台积电生产Tensor处理器订单的事实,以及分析师警告Exynos 2500处理器3纳米芯片良品率低于预期不能出货的问题。
反观台積電,在同样构成挑战的3納米制程中,却以FinFET技術保留为基础,不断收获稳定的幸福。不论是在2納米还是尖端突破上,都似乎没有给予竞争对手太多空间。但对于三星来说,还有希望:与Preferred Networks合作,将基于2納米制程工艺制造AI chip,是里程碑式突破,也标志着它终于迎来了一个正经的大客户!
最后,我不得不问自己:全球2奈秒(nm)芯片竞赛是否真的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