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能输送方案 - 全球2纳米芯片竞赛英特尔工艺遇挫 三星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深受客户青睐

全球2纳米芯片竞赛英特尔工艺遇挫 三星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深受客户青睐

2025-02-05 智能输送方案 0

我站在财联社的报道前,9月5日的记忆犹如昨日。马兰编辑的文字在我的脑海中跳跃,关于芯片代工领域的“三强林立”口号在年初曾让我充满期待,那时台积电、三星电子和英特尔都似乎握有制胜之键,但2024年的第三季度,我发现英特尔可能已经被淘汰出局。

市场传言称,英特尔即将召开董事会会议,而这次会议背后隐藏着出售其芯片代工业务的潜在动向,这不仅让人对英特尔芯片业务未来感到迷茫,也加剧了人们对该部门前景的疑虑。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英特尔芯片梦想中的关键一环——18A制程,它似乎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问题。这或许是英特尔芯片代工部门最新遭遇的一次挫折,加速了市场对于该部门未来的怀疑。

三国争霸是否就此画上句点?我思考着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那位CEO如何宣布他的复兴战略中,将推出“四年五个工艺制程节点”,而18A,即生产1.8纳米芯片,是他计划中的最后一个节点。我回顾起当时的情景,当时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三星电子,都预计其2纳米工艺量产时间需要等到2025年。但现在,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博通已经进行了18A试产,并在上个月回收了测试硅片,但最终认为英国利科技(Intel)的18A尚不足以用于大规模生产。

对于这一结果,不同的声音响起:英国利科技发言人表示,他们已经投入使用并运行良好,有望明年进入量产阶段;博通则表明正在评估英国利科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没有下结论。而工程师们对每一块晶圆上的废品数量超过预期感到担忧,这意味着良率低于他们所设定的标准。

正如理论与现实之间常有的差距,在性能提升、降低电压方面,RibbonFET晶体管技术确实占据了一席之地,与台积电和三星在2纳米工艺上的GAA技术相比,更为先进。但这个优势并不一定能保证实际效果,因为制造高质量微处理器是一个极其挑战性的过程。

而且,如果英特尔无法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它也可能导致三星或者台积电子成为2纳米技术竞赛中的赢家。不过,就像所有故事一样,每个角色都面临着自己的困境。在3纳米市场上,尽管英国利科技给予订单,但仍然由台积电子几乎独领风骚。这里有一个共同点:稳定的良率成为了决定性因素之一。

至于3纳米制程,由于抢占能力有限,其价格一直持续上涨;而三星却选择通过低价促销来吸引客户。然而,这种策略并没有带来意外效果,因为良率问题始终是阻碍它们超越其他公司的一个重要障碍。当谷歌决定将Tensor处理器订单重新交由台积电子时,这一切变得清晰可见:虽然理论上说3纳米可以提高性能,但如果不能保证足够高的良率,那么这些优势就显得无关紧要。

但就在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的时候,对手们开始展示自己的力量。例如,对于那些要求最高效能计算能力的人来说,比如苹果、高通以及联发科,他们选择支持那些能够提供稳定输出的大型制造商,如台積電。而这种情况使得不只是小企业才需要寻找替代方案,大厂也开始考虑多元化供应链,以防止单一来源带来的风险。此刻,我们看到了行业内巨大的转变,以及未来谁将成为主导者的激烈竞争态势。

标签: 智能输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