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王恩东院士:释放多元算力价值,计算系统创新是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算力需求也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从GPU到专用AI加速芯片,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专用硬件,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挑战。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芯片转化为高效、可靠的计算系统,这对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10月16日举行的2021年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阐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认为,多元芯片与高性能计算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反映在产业链条和生态建设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恩东院士提出了两个重点建议:一是需要重视智慧算力的创新,并且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确保从技术层面到应用场景的一致性和协同创新的实现;二是要加快开放标准的建设,以统一不同平台和资源,使得多元化的算力能够被有效调度和利用。
此外,他还强调了巨量模型在未来的重要性。目前全球顶尖公司纷纷投入巨量模型研究,他们相信这将帮助人类更接近于构建具有逻辑、意识和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
然而,在生态离散化的问题上,虽然各方都在努力,但是缺乏深入理解传统行业需求场景和业务规律的大规模人才,也限制了AI技术向应用领域的大规模推广。此外,由于AI芯片架构五花八门,不兼容,加之编程库跟芯片紧密绑定导致灵活性不足,这些都是制约AI产业进步的因素。
总结来说,要想让人工智能真正走向商业化并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解决多元化、巨量化以及生态离散化带来的挑战。这需要跨越学术界与工业界、研发与应用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知识生产力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更好的工具来提升这种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