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别轻视那些中文语音助手,了解一下 Echo 和 Alexa 的故事。
四年前,亚马逊推出了搭载语音助手 Alexa 的智能音箱 Echo,这标志着 Voice First 概念的诞生。当时,Echo 的负责人 Mike George 认为,语音交互具有无门槛的易用性和高度直觉化的引导,所以未来的人机交互将围绕着语音展开。这一理念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因为人们对 Siri 等早期产品的使用更多是调戏而非实用性讨论。
人们对语音交互持有天然不信任,并且难以从图形界面的舒适区中快速转变。然而,亚马逊坚持认为问题不在于语音交互本身,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这种方式与用户有效交流。Echo 通过强迫用户仅通过语声与设备交流,以此剔除图形界面,从而让用户发现某些场景下语音交互竟然相当方便高效,比如早上刷牙时问问天气或播放音乐。
随后谷歌和苹果也跟进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硬件——Google Home 和 HomePod,但它们主打的是声音质量以及延迟的市场发售时间。尽管如此,它们都成为了Voice First理论的认可者。在这个过程中,Alexa 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其占据率达到了73%。亚马逊还致力于让Alexa无处不在,无论是家居设备还是车载系统。
但更关键的问题仍然在软件体验上,即如何让Alexa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最终构建一个丰富完备的平台,为其生态化奠定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为Alexa开发了Skills(技能),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针对Alexa开发应用和功能,让用户可以利用Alexa访问第三方服务。此外,还有Skill Blueprints 功能,使得没有编程知识的人也能创建属于自己的技能。
尽管目前Blueprints支持范围有限,只能用于预设模板内的问题回答,但它拥有巨大的潜力成为亚马逊Workflow或IFTTT,将众多功能结合起来,如自动关闭灯、锁门、启动洗衣机等,使之成为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培养用户习惯之后,带屏幕但主要基于语声交互的Echo Show推出,以及Google I/O首次展示带屏幕Smart Display产品,都进一步拓宽了这样的世界版图,让智能助手拥有一流显示功能,当询问接下来一周天气时,可以直接显示折线图,便捷高效。
作为领军企业,在CES展会上,不断地竞争以获得这样一个乌托邦的地位。而对于零售商来说,他们想要控制最简单指令入口,因为默认选项在抽象世界中力量更大。如果人们习惯了喊指令就能买东西,那么这些指令自然要被连接到自身业务,这一点意义重大。无论是作为新代人机标准还是零售行业入口点,都驱动了计算机说话公式被破坏,而如何将新的方式与业务结合,将决定亚马逊未来5-10年的机会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