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智能化学会动态 0
在智慧交通领域,2018年上半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千万项目(中标金额大于500万)中标市场项目激增至479项,同比增长24.1%,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93项;此外,该年度市场规模约80亿,同比增长2.6%,与2017年基本持平。回望往昔,我们发现各互联网巨头如百度、阿里、滴滴等,为首的几家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布局越发紧密,他们结合潮汐车道、交通诱导、出行态势分析、酒驾管理等应用,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方案。
智慧交通不仅为众多互联网公司带来巨大想象,也促进了智慧城市企业和非传统智能交通企业通过PPP模式进入市场,这一现象持续不断。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人工智能技术则走向前台,其中基于视频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不断深入和应用。
行业细分化成为趋势
随着技术的成熟,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开始向细分方向发展。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量身打造满足该领域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这使得行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有适合自身发展方向。
路口创新提升效率
路口是控制整体通行流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方面,每个城市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并进行实践,但要优化路口通行效率,不仅需要丰富经验,还需要复杂算法。此外,如深圳、成都、西安等地推出的排阵式通行、高级车道变换策略以及潮汐车道等创新方法,都旨在提高通行效率,将每一个路口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从而实现最优时间分配。
跨界融合兴起
新技术对出行者的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将会加速产业生态圈之间跨界融合。汽车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以及运营商与制造商之间将更加紧密合作,加强互联互通,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地图导航服务。
爆发式增长预期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我国正步入汽车社会,因此相关问题也愈发显著,如道路使用问题,与环境关系问题,以及能源消耗的问题等。此时,我国车联网市场展现巨大的潜力,同时国家政策支持也明确,无疑是推动这一市场爆炸性增长的大好时机。“十二五”规划将其列为物联网十大重点部署之一,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相关项目,其重要性已被政府重视到极点,以保证整个产业链条健康稳定发展。
ETC用户数超6653万
截至2018年6月底,全中国共有收费站8815个,其中ETC专用车道17744条,而ETC用户数量达到了6653万左右。这一切都是由于ETC联网工作取得成功,使得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系统逐渐完善,并且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情况。此举不仅方便旅客,而且减少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效率。
结语:当前追求快速发展时代,我们必须与创新并肩前进,只有去除所有阻碍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壁垒,让创意链与产业链精准连接起来,便可在全球先进智慧城市建设及世界先进工业中的领跑位置,为城市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将科技成果充分转化到现代事业之中去。
下一篇:智能丝线编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