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品 - 国产工业机器人踏入具身智能时代创新驱动变革智能输送系统优化物品流程

国产工业机器人踏入具身智能时代创新驱动变革智能输送系统优化物品流程

2025-01-14 新品 0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在AI时代正朝着具身智能发展。根据国际标准ISO 8373:2021,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用途操作装置,能够对三个或更多轴进行编程,既可固定也可移动,用于工业环境中的自动化应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其安装量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国内厂商正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海外领先企业的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需要提升其智能特性,向具身智能迈进,这将带来新的变革。

按照功能划分,工业机器人包括包装、上下料、喷涂、物料搬运、焊接、打磨、码垛和装配等类型。其中,物料搬运、焊接和装配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约428万台机器人在工厂运行,比前一年增长10%,创历史新高。同年新部署的工业机者人的中,有70%在亚洲,大约17%在欧洲,而美洲则有10%。

中国是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全球最大市场,其保有量约180万台,即51%以上的全球安装总量预计到2024年下半年,将加速增长。此外,由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半导体领域需求增强,对相关型号出货量增速尤为显著。

虽然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機德国库卡(被美的收购)以及瑞士ABB等公司仍然占据了主要市场地位,但国产厂商如埃斯顿和汇川技术正在崛起,“四大家族”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从70%降至40%左右。而埃斯顿和汇川技术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5%及6.5%,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45%,比去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由于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系统、高精度传动系统及减速机械依旧以少数公司为主导,因此成本较高。此外,这些关键技术部分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只能达到10%-20%.

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积累,不断推动控制系统与国外产品相匹配甚至超越,同时,一些本土品牌开始研发自己的控制系统,如埃斯顿、新时达等,其中汇川技术则专注于伺服驱动领域,其自主开发产品已占据28.2%市佔率,并且指称其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超过90%.

吴易明认为,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持续创新,而不是仅仅追求成本优势。他指出当前国内产业面临的是需求饱和问题,即使某些大型企业如埃斯顿已经实现盈利,但其他许多企业还是处于亏损状态中。他提出解决方案之一就是通过具身智能理论来突破这一瓶颈,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有效,并能适应更复杂多样的任务需求。

中科光电旗下的“仝人们”系列智能焊接机械手就以此理念展现出来,它可以识别不同品种的小批次工件并规划复杂作业路径。这项成果不仅受到军工领域青睐,也被纳入国家重大项目验证之列,以期望成为未来产值7000万到1亿元级别的大型项目之一。

标签: 佳能新品发布会西瓜新品种肯德基新品小米千元新品苹果新品发布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