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新品 0
别轻视那些中文语音助手,了解一下 Echo 和 Alexa 的故事。
四年前,亚马逊推出了搭载语音助手 Alexa 的智能音箱 Echo,这标志着 Voice First 概念的诞生。当时,Echo 的负责人 Mike George 认为,语音交互具有无门槛的易用性和高度直觉化的引导,所以未来的人机交互将围绕着语音展开。这一理念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因为人们对 Siri 等早期产品的使用更多是调戏而非实用性讨论。
人们对语音交互持有天然不信任,并且难以从图形界面的舒适区中快速转变。然而,亚马逊坚持认为问题不在于语音交互本身,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这种形式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它通过 Echo 大胆地摆脱了图形界面,让用户必须依赖于声音与计算设备交流。
屏幕消失后,用户开始发现,在某些场景下,语音交互其实非常方便高效,比如早晨刷牙时询问今天的天气或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Echo 的出现使得人机之间有效交流距离显著延长,不再需要触摸键盘、鼠标或触摸屏,就能隔空与设备交流,这正是智能音箱核心优势所在。
随后,我们看到了谷歌和苹果紧跟这一趋势,他们分别推出了 Google Home 和 HomePod,以此作为对 Voice First 理论的一种认可。在这场竞争中,苹果虽然在发售时间上晚了一步,但其销量却远低于预期。而同期 Echo 卖出 400 万台,其市场份额达到了 73%。
Echo 成为了亚马逊在语音交互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让 Alexa 进入了越来越多硬件产品中,无论是家居还是车载系统,都希望 Alexa 能无处不在。此外,一场关于第三方硬件支持的大战也爆发了,其中亚马逊和谷歌展示了他们各自平台上的扩展能力。
但真正关键的问题仍然是软件体验如何让 Alexa 能够做的事情变得更加丰富,最终构建一个完整、丰富完备的平台,从而逐渐形成生态化。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为 Alexa 打造 Skills(技能)的原因。Skills 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 Alexa 开发应用,使得用户可以利用这些服务进行操作,如今已经超过了 15000 个技能,而谷歌 Action 数量则远远少于此。
尽管如此,对基础功能来说,即使是简单查询,也没有太大差异。但这可能也是 Blueprints 诞生的动力。
最近,一项名为 Skill Blueprints 功能被引入,让用户能够利用预设模板,将想要提供信息以答案形式写进问题里,为自己制作属于Alexa技能。
尽管目前仅限于预设模版,没有太多灵活性,但这个潜力巨大的工具完全有能力成为 Workflow 或 IFTTT,使得众多功能更加有机结合起来。
想象一下,当你告诉Alexa 你要去上班,她自动关闭灯光、锁门、启动洗衣机,然后叫个Uber,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次元,是系统概念的一部分。
随着消费者习惯使用智能设备进行语声交互带屏幕显示器变得必要,它们允许更强大的信息展示功能。当你问接下来一周天气时,与之播报每日温度直接显示折线图,更高效一些。深度结合双重界面,有助打造成一个完整拥有强势功能下一代操作系统。
作为领军者之一,在蓝图描绘这样一个乌托邦世界,无论未来是否由Voice First主导,它至少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大蛋糕。一种观点认为亚马逊之所以抢占这个领域,最关键原因就在於作為一個零售商亞馬遜想要占領最簡單直接指令入口。在抽象語言世界中默认選項力量只會比圖形界面更強大。如果習慣對著智慧聲控喊話就買東西將這些指令連結到亞馬遜自身零售業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無論作為下一代人機協議標準或零售行業重要入口亞馬遜成功驅動著用戶與計算機說話的人機協議公式被圖形界面定義數十年之久整個行業幾乎被巨頭們籠罩嚴嚴實實。亞馬遵通過敏銳產品洞察力,在其之上撕開了一個大裂口。而如何將新的協會方式與自身業務線有機結合將會是亞馬遵未來5-10年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