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企业动态 0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报告既肯定了去年的成绩,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强调要坚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
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它既不能过高导致难以完成,也不能过低失去激励效果。因此,报告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0%左右。这一预期考虑到了去年较高基数、外部环境复杂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同时也兼顾了长期发展目标,既有助于提振信心又不失审慎,有着较高含金量。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加上疫情影响,我国出口可能仍然会面临下行压力。作为疫情之后第二年的恢复年份,2024年的增长将逐步加快,但由于疫情打乱了正常增长节奏,因此短期内实现快速增长并不容易。为了保证与潜在增长水平相匹配,我们需要资源要素条件支持。
此外,还需考虑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双番”远景目标。在2035年之前,我们需要实现GDP年均增速达到4.8%以上才能达成这一远景。鉴于疫情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这就要求我们在接下来几年的经济增速尽可能地保持较高,以弥补疫情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将保持一定增速既是稳就业所必需,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增速比较快时风险管控较好;而当增速慢时,则暴露出的风险更大。此外,在接下来的关键一年里,我国将走向常态化接近潜在水平,这也是完成这一年度计划的重要考量点之一。
财政政策方面,要积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为此拟安排赤字率3%,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800亿元,并且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一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基于良好的杠杆水平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方面,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不仅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而且还需通过多种工具如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等进行综合运用,以满足市场方方面面的需求,如政府发债支持、新兴产业融资成本降低等,以及资本市场信心提升和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提升等。此外,由于美联储可能在2024年三季度开启首次降息,我国货币政策应更加灵活调整,以主动应对国际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并维护国内金融稳定性。
最后,《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创新等多个方向上的具体措施。我认为这些措施对于巩固新兴产业优势、布局未来产业、新质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数字结合四个方面都具有深刻意义,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