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企业动态 0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物品经济发展目标,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对立项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报告指出今年是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这一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个庆祝成就、总结经验的一刻,又是一个展望未来、迎接挑战的一段旅程。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工作时,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其次,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如果设定得过于乐观可能会导致市场预期过高,从而引发泡沫化和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设定得过于保守则可能无法激励企业创新和投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0%左右,这一数字既体现了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也反映了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分析,并且在保证长远发展目标的情况下,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积极但合理的情景。
再者,由于去年的基数较高,加之国际形势复杂,不少发达国家都面临衰退风险,我国出口有可能仍然会受到较大压力。尽管如此,我国作为疫情冲击后的第二年,其经济恢复至疫前水平还需时间,因此短期内快速增长并不容易。此外,还需要考虑与潜在增长水平相匹配,以防止政策偏差。
最后,5.0%左右的目标并非盲目设置,而是在考虑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实现“双番”远景:根据测算,要达到这一远景,我们需要每年GDP平均增速超过4.8%。由于疫情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这意味着疫后几年的增速应该尽量保持较快,以弥补因疫情造成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综上所述,在2024年将成为从疫情波动走向常态、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一个关键一年。而为了完成这一过程,无疑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偏松以及扩内需和稳外贸等多种措施共同努力。此外,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以及通过各种工具如技术金融、高科技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将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能力,是推动中国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下一篇:水底画卷锦鲤的技术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