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企业动态 0
大华零跑雄心勃勃,跃入“独角兽”行列,安企何以青睐造车之梦?
在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浪潮中,大华旗下的零跑汽车正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据36氪报道,零跑汽车计划完成25亿元A轮融资,其中上海电气领投20亿人民币,而兴业证券及老股东红杉资本等也相继跟投。这一融资后,零跑汽车的投后估值将超过80亿人民币,从而正式成为“独角兽”企业。
然而,这并非大华首次涉足汽车领域。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都已经迈出这一步。海康威视于2016年成立了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并开始了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布局。而高新兴物联则在2018年的世界移动大会上宣布,将加大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并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新能源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那么,为何安防巨头会跨界进入造车行业?随着全球经济收敛以及视频监控市场增速放缓,许多安防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与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的同时,智能车辆成为了众多企业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到2020年实现我国智能汽车占比50%,到2035年中国将率先建成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强国。得益于相关部委积极推动,加上政府政策支持,对于提高整体产业水平有着积极影响。
对于安防企业来说,其先天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一项资源。在智慧交通系统中,他们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传感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等,以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人工驾驶辅助系统(ADAS)。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泊车、碰撞预警、疲劳驾驶监测等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
目前,大量安防企业已经踏上了这条道路:如零跑S01两门四座纯电动轿跑;海康参与的相关课题取得阶段性研究进展;而高新兴则与国际知名公司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还有其他多家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工作,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产品。
尽管如此,对于这些跨界进入造车领域的大型安防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富有潜力的市场环境。不仅要具备制造能力,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研发实力,以及如何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交流,更好地理解他们需求,是未来他们必须克服的一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