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企业动态 0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浪潮席卷而来。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国内不乏诸多“造车新势力”的崛起。
据36氪报道,大华旗下的零跑汽车计划完成25亿元A轮融资,目前已完成20亿,由上海电气领投,兴业证券及老股东红杉资本等跟投。A轮融资后,零跑汽车投后估值将超过80亿人民币,这一数字让它正式步入了“独角兽”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大华进军汽车行业几乎是从零开始。
除了大华股份,还有海康威视也跨足这一领域。2016年,他们成立了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在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期间,高新兴物联宣布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并发布了针对该领域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那么,为何安防企业情系造车?
近年来,全世界经济收缩带来的挑战,使得视频监控市场增速放缓。面对这一现状,一些安防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发布亮眼成绩单之余,也必须关注这一趋势。利用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进行跨界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一条路线。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之后,现在又有了智能汽车,以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众多企业。
推进智能汽车发展,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致。在2018年1月7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它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要达到50%,到2035年中国将率先建成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强国。这一目标对于相关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安防产业,更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
在“造车”的道路上,与其说是简单地拥有某种优势,不如说是一种天然契合。而且,这种契合并非偶然,而是在长时间积累下形成的一个深厚基础:首先,从传感器到通讯,再到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这些都是现代交通监控所需到的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恰好也是制造出高精度、高灵敏度驾驶辅助系统(ADAS系统)的基石。这包括自动泊车、碰撞预警、疲劳驾驶监测以及车道偏离预警等多项功能,都直接关系到了安全性和舒适性两个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些初步成果:零跑S01两门四座纯电动轿跑就已经问世;同时,在海康参与的人才培养项目——“全状态参数估计、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源信息融合”,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而高新兴则通过合作,与各大国际公司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美国运营商AT&T,以及欧洲领先的事务处理软件供应商 SAP 等。此外,还有吉利和比亚迪等知名品牌,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去共同探索未来的旅程。
然而,对于那些刚刚踏入这片土地上的安防企业来说,他们即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考验还远没有结束。一切都还只是一个起点,那么未来是否能够持续保持这样的速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金融巅峰的秘密课堂
下一篇:她见青山探寻内心的坚韧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