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企业动态 0
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增长期,AI已经迈入了技术变现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面临着如何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收益的问题。高新科技行业的特性使得AI产品在成本上难以普及,加上整个行业自带“投资回报周期长”的标签,因此所有幸存下来的AI公司都必须解决如何盈利的问题。
要想盈利,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开源节流。缩减成本虽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由于AI行业“研发投入高”的特性,使得大多数公司无法从成本端下手。于是,只能通过开源来实现增收,即拓展新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将技术和产品赋能到新的领域,从而增加收入。
智能电网正是这样的一个需要AI赋能的赛道。在供给侧,电力公司需要优化设备、提高效率并实现降本增效;在需求侧,消费者想要实现用电管理的智能化,也依赖于AI应用。而连接供给与需求的电网设施同样需要通过改造、维护来利用AI技术。此时,在中电联测算中,我国2021年智能电网投资金额达到了969亿元。但这种千亿级别的大赛道,由于传统电网设备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AI公司切入智能电网的情况相对稀少,如触景无限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触景无限CEO肖洪波的话,这个复杂业务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一个丰富场景,为感知覆盖提供更多传感器。这不仅包括输送过程中的单向模式,还包括配套工程和数据分析等环节,以确保高压线路运行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感知成为关键。例如,一旦输送线路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定位并进行抢修。此外,对于周边环境也会监控山火、施工车辆或吊车碰撞等情况,以保障正常运行。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能源开发方式发生变化,比如分布式能源,对感知和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更大的需求。不过,与传统设备供应商合作才是关键,而不是竞争。目前做智能电网的是主要由这些国家队企业掌握,如国電南瑞、平高電氣、特變電工等,他们拥有资金优势和渠道优势。如果想要进入这个市场,最好的办法是针对某些难点进行突破,为行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竞争。
触景無限則專注於嵌入式計算機視覺與感知技術,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對傳統電力設備提供專業傳感器與智慧分析產品,並建立相關數據庫協助推進智慧電網落地。不過,即便現在有許多傳統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智慧電網工作,以及像觸境無限這樣的人工智慧企業正在介入,但仍然存在許多難點亟待解決,如硬件性能提升、新型芯片開發以及數據共享問題等,這些都是未來發展方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