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企业动态 0
全球芯片短缺:供需失衡与生产瓶颈的复杂交织
市场需求激增,供应不足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地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加速,这导致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然而,由于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无法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引发了芯片短缺现象。
产业链中断,供应链受阻
受疫情影响,一些关键原材料和组件生产国出现封锁措施或疫区扩散,这导致整个产业链中断。例如,对于高端芯片来说,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光刻胶或者晶圆厂的问题,都可能造成下游整个生产线停顿。
制造设备更新换代困难
半导体制造需要先进且昂贵的设备,如深紫外光(EUV)机器。这类设备更新周期较长,而且由于技术壁垒巨大,大多数公司难以自己研发出,而是依赖少数几家大厂提供。此时如果这些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或维修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总体产能。
研发周期长、风险高
新一代半导体技术开发通常需要十年甚至更久。开发过程中的失败率很高,并且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巨大的投资和风险。如果研发项目遇到挫折,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会推迟市场上新产品的投放。
政策环境影响投资决策
国家间对于出口控制、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给半导体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例如,对于某些敏感技术,有国家可能实施出口管制,这可能会迫使企业在不同地区分设不同的生产线,从而增加成本并降低效率。
技术迭代速度快,老旧产能淘汰难
半导体行业不断进行技术迭代,每次新的工艺节点都会淘汰掉之前的一部分产能。但是,将老旧产能完全淘汰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大量资产重置和人员培训,同时还要考虑到剩余寿命较长但已不符合最新标准的装备如何处置。
下一篇:中国能造光刻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