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企业动态 0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成为了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石。美国、日本、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传感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府支持下,国内传感器企业如同盛思锐正在紧跟其后。信息爆炸时代,环境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时候Sensirion(盛思锐)便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产品而脱颖而出。
在ISHE2018深圳国际智能建筑电气与智能家居博览会上,我们有幸采访了盛思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锦华以及销售总监Stephan M·Richter先生。盛思锐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微型传感器制造商,其产品包括高品质温湿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环境传感器,以及流量和差压传感器。公司遍布美国、欧洲、日本及韩国,并提供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为什么盛思锐看重中国市场呢?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制造2025”、“工业2.0”的提议加剧了对自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这个背景下,自动化产业对高精度、高性能的传感器需求日益增加,而盛思锐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
在国内四个主要市场中—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和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占比约为4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对高速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所需高精度检测设备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增长。此外,由于5G通信设备、新一代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相关硬件设备的大量涌现,将极大促进通信电子行业对高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及环境监测系统的大力追求。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跨界巨头,如博世、意法半导体等,因扩展业务范围而难以深耕某些特定领域。而专注于研发并积累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小型企业,如盛思锐,却能在细分领域内取得领导地位,其优势尤为明显。在医疗行业,比如心脏病患者的心率监测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管理方面,他们提供准确无误且小巧便携的手持式健康监测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又舒适的人生质量提升服务。
面临激烈竞争之时,每个企业都明白研发投入至关重要,但获得科技创新所需时间长久且成本较高。这让一些企业感到矛盾冲突,即是否牺牲短期利润去获取核心竞争力?但只有那些具有远见卓识并愿意持续投入研发的人才能保持竞争力,即使是在不确定前景的情况下,也能够掌握主导地位,因为他们认识到研究开发对于未来的核心利益乃至整个产业链构建至关重要。
李锦华表示,每年公司将营业额的一部分用于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大约达到20%以上,其中400名员工中,有200名拥有博士学历。他强调,不仅要致力于提高每款产品标准,还要坚守自己的擅长区域,以此区别自己与众多竞争者,而不是试图涉足所有类型产品。但即便如此,他也承认未来公司将更侧重汽车电子方向进行拓展,以应对车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事实挑战。
最终,无疑的是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扫地机器人到自驾车,再到各种家庭用语音助手,它们都依赖着精密绝妙的地理位置探测仪或者声波检测系统——这些都是由尖端设计与优良材料铸就出来,让这些令人惊叹的人类创造走向我们的生活空间中。而作为这场变革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一个信念深刻: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就值得被称赞。如果说过去曾经被忽视过,那么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么简单了了——因为我们现在知道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方法可以完成所有任务,没有哪种单一智慧可以解答一切问题,只有通过相互协作,通过各自贡献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