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企业动态 0
在2024年3月14日,一个关于RISC-V技术的盛会——2024玄铁RISC-V生态大会,在深圳举办。这场说“芯”的大会,让我有机会见证了这项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的发展和潜力。图片是现场拍摄的。
首先,我想了解一下RISC-V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新的芯片架构,一种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它定义了CPU能执行的一系列操作。通常我们提到的X86和ARM芯片,其实指的是它们所使用的指令集架构。在CPU中,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类:Intel和AMD主导的复杂指令集CPU(CISC),以及IBM、ARM、RISC-V主导的精简指令集CPU(RISC)。两者的区别在于,RISC倾向于使用较小、较简单的指令来快速执行任务,而CISC则包含功能更为丰富的指令,执行这些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以x86 ISA为例,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CISC架构,其CPU通常实现数百条指令;相比之下,RISC架构中的CPU实现仅有的几十条或更少的大型计算单元。大多数ISA并不规定必须包含固定数量或类型的心得,而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得厂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实现不同的扩展。
由于x86封闭且昂贵,以及ARM高昂授权费,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团队领导研发并对外开源了这个项目,以提供一种不用交“门票钱”且灵活可行性的芯片设计途径。这对于那些希望减少对传统ISA供应商依赖公司而言,是一条新路径。
因此,这个开源方案就成为了众多科研院所与厂商造芯新思路。倪光南院士预言,将来未来会是三足鼎立,即x86、Arm、RISC-V共同存在。而被视作中国自主可控与换道超车关键路径之一。
自从亮相以来,不乏谷歌、高通等科技巨头押注上述趋势。此刻,为何呢?因为开发前景被广泛看好,并且市场潜力无限。一方面,与ARM17年的100亿内核出货量相比,RISCV只需12年即达此点;另一方面,对2025年的800亿颗内核出货量预测也令人瞩目。目前已成为与X86和ARM并肩站立的人物之一,被评选为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而过去,只局限于低功耗领域,如物联网设备及工业控制系统,现在正逐步推进至高性能计算领域,如服务器处理器及AI加速芯片等地区域亦包括服务器处理器C930(服务器CPU)计划今年内发布。
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挖掘潜力的领头羊,在推动生态共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会议上,他们宣布将持续加大投入,并承诺进入应用爆发期。他表示,该公司将持续参与社区建设,并做出贡献者兼推动者角色。我国已经在国际基金会中占据22位高级会员中的12席,而阿里巴巴担任13个技术小组领导者角色。在短短6年间,他们已经推出了40亿颗以上基于该系列处理器家族(C, E, R系列)出的产品,从低到高性能全覆盖。但目前仍有速度差距,但不可否认这是生态成长的一步迈进一步。
尽管如此,有关如何成功转变至更广泛商业化领域,以及建立统一协作生态系统依然是个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团队提出了名叫“无剑联盟”,旨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创新与应用。而这只是开始阶段,我们期待着未来发展的情况如何变化。如果能够顺利完成,无疑将开启新的篇章。我认为值得期待的是,如果所有相关企业都能携手合作,那么未来的可能性显然十分诱人。